1.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
生物有机肥料缓慢释放营养。就氮营养而言,它主要以NH4 +或氨基酸的形式提供给植物。进入植物细胞后,无需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糖类和有机酸等植物光合产物,而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物质的合成,因此植物可以快速生长。糖和其他物质的积累量很高,天然农产品的质量很好,硝酸盐污染等有害物质很少。

(五易生菌肥厂家wuyishengny.com)
2.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理化特性
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的保肥力,保水,缓冲和通气状态。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物质基础的重要指标。
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补充消耗的植物养分,而且可以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有机肥料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苹果园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了75.8%,土壤容重比对照降低了12.50%,毛孔率提高了9.8%,可以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水分和肥料的保留及通风量。
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并凝结成新的腐殖质。它可以与土壤中的粘土和钙离子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从而促进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形成,从而可以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料和气体,热量的矛盾,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并提高耕种性。
3.提高土壤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能力
通常,在生物有机肥料中添加固氮微生物,该固氮微生物主要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4 +,而这些氮可以通过固氮酶的作用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由于土壤条件的不同,微生物的固氮效率差异很大。
一定量的溶解磷酸盐的微生物和硅酸盐细菌也被添加到生物有机肥料中。施用到土壤中后,它们会与其他土壤微生物繁殖并协同作用,分解土壤中的某些主要和次要矿物质,同时这些矿物质释放出固定的磷,钾和其他养分,而无效的磷钾和钾转化为有效的养分,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供给能力。
4.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水平
一般分解后的有机肥料含有有益微生物,例如酵母菌,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而具有功能性细菌的生物有机肥料也可能含有固氮菌,硅酸盐菌,溶磷微生物,光合细菌和假单胞菌等。有益细菌。除了产生大量活性物质的能力之外,这些微生物中的一些还具有固定氮,溶解磷和溶解钾的能力,一些具有抑制植物根际病原体的能力,而某些则具有改善植物的能力,提高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将生物有机肥料施用到土壤后,它可以调节土壤中微生物的菌群,并改变土壤中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在果园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后,根部区域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着增加,细菌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当新鲜的有机物进入土壤时,它为微生物提供了新的能源,这使微生物的数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我国现行的耕作管理制度下,如长期连作,过度依赖化肥,不合理或过量使用农药等,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构成向不正常的方向发展。在增加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土壤生物肥力水平!
微生物是生物肥力的核心,也是土壤肥力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人工接种微生物,即施用生物有机肥料,是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
5.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在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上起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生物有机肥料包含多种非致病性微生物菌群,它们在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分泌多种抗生素,杀虫剂和植物生长激素,不仅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性在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中起作用,并且可以刺激农作物的生长,使其根部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并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最后,谈谈生物有机肥料中常用的一些施肥方法
1.播种方法:机器播种时,将颗粒状生物有机肥料与少量化肥混合,并与播种机一起施用于土壤。
2.撒播方法:深耕或播种时,结合深耕或均匀施用生物有机肥,深耕或播种时土壤层通常保持湿润状态,使土壤和肥料混合。
3.条沟施用方法:条播作物或葡萄等果树,在开沟后给种子施肥,或在距果树5cm处施肥。
4.沟施:距树干20-30cm处的苹果,桃,梨等幼果树,在树干周围开一个沟,施肥后用土壤覆盖。
5. 放射状沟施:对于成年果树,例如苹果,桃子和梨,在距树干30cm处,根据果树根部的延伸,在树周围开4-5个50cm长的沟渠,施肥后用土壤覆盖。
6.穴施方法:点播或移栽作物,棉花,西红柿等农作物,在穴中施肥,然后播种或移栽。
7.浸根法:对于水稻,西红柿等移植作物,在生物有机肥中加5份水制成悬浮液,浸入幼苗的根部,然后种植。
8.覆盖种子肥料法:开沟播种后,用生物有机肥料均匀覆盖种子。
结论:近年来,生物有机肥料已在一些生态示范区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广泛使用。这是生物有机肥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土壤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农业提倡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因此,未来的生物有机肥料绝对是未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末文推荐:腐植酸型微生物菌剂-苗准乐,可育苗效果好,更安全更放心(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